学生同城空降_附近一条龙QQ联系方式_全国高端商务模特经纪人微信_全国900城市空降电话

特色心理課程讓每個生命綻放色彩

2025-04-22 來源:晶報

《陽光心理 快樂成長》專欄開啟

開欄語

青春是一段充滿希望與挑戰(zhàn)的旅程,在求知中成長,在探索中前行。我們深知,成長的路上有迷茫困惑,那是我們曾經(jīng)歷過、校園中的孩子們正在經(jīng)歷的事。

快樂成長,從“心”開始。晶報全媒體全新推出《陽光心理 快樂成長》專欄,以學生心理健康為主題,以青少年精神成長為核心,分享優(yōu)秀課程體系、心理創(chuàng)意活動、學生成長故事、教育方法及案例分析等,為學校、家長、社會提供一個關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平臺,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環(huán)境。


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特色心理課程讓每個生命綻放色彩

暖色調(diào)的心理咨詢室、溫馨舒適的圖書室,充滿綠植的交互空間和智能化的學習場景……4月15日,記者走進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看到該校為孩子提供的開放包容的成長場景?!敖逃且粋€完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從最親密的家庭、到學校、到朋友、再到廣闊的社會,每一層系統(tǒng)都在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該校副校長楊瑞華說,和平實驗小學提出“讓每個生命綻放色彩”的教育愿景,建設一所以兒童為中心,滿足多樣化學習和個性化發(fā)展需求的實驗學校。

教育者要守住底線 不把學生當成教育的消費者

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黨總支書記宋鵬君在談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時表示,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讓人們的生活充滿了選擇,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和身體套上了一層“隱形的枷鎖”,大人與孩子或多或少都染上了焦慮、沮喪的情緒,孩子的成長也離不開一定的壓力和挫折,如果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和化解,就會陷入心理困境。

學校是肩負著文化傳承重任的地方,作為教育者還是要守住一條底線,那就是不能把學生當成教育的消費者。當物質(zhì)選擇和文化選擇之間出現(xiàn)了巨大的鴻溝,教育工作者們就要站在最前線,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為了讓孩子能愛上老師、愛上學校,和平實驗小學在兒童社會情感教育、家校社合作等方面下了狠功夫。老師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把課堂搞得有聲有色,免得知識學習變得枯燥乏味,還組織了各種豐富的社團活動。此外,和平實驗小學的班主任都持有心理專業(yè)證書,學校里還有四位專業(yè)的心理老師,目的就是讓那些感到不舒服的孩子能夠及時得到幫助,盡早發(fā)現(xiàn)他們的心理困境,減少他們對集體生活的心理不適感。

記者了解到,隨著和平實驗小學的蓬勃發(fā)展,不斷有新教師的加入,從新教師的崗前培訓到教學日常,學校非常關注新教師的個人成長,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引導教師要尊重和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了解和理解家長,為有困惑的家長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和建議。同時,學校定期組織研討會、觀摩課、講座等活動,構(gòu)建教師間的經(jīng)驗交流和分享渠道,促進教師在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方面的相互學習。

校家社協(xié)同育人 重塑孩子的成長生態(tài)

在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有一項工作獨具特色且有著深刻的意義。學校創(chuàng)建“社區(qū)小組”機制,一個小組由5到10個同小區(qū)的家庭組成,把家庭資源進行整合,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學習共同體”,改變了家長配合學校的單一模式,轉(zhuǎn)變?yōu)樯鐓^(qū)小組與班級、學?;ハ嘀С值哪J?。

該校副校長楊瑞華說:“非洲有一句諺語,‘養(yǎng)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莊’。在每個孩子的身邊,存在著大量的‘隱形資源’,我們要讓學生生長的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不局限于學校和家庭,而是凝聚更多的資源和力量?!被诖耍?018年和平實驗小學就開啟了“社區(qū)小組”的家校協(xié)同育人項目,家長利用周末時間,組織參與不同主題的體驗活動。當年開展的第一場社區(qū)小組活動,是陽光午后讀書會,在草坪上搭起露營帳篷,五位小朋友坐在墊子上津津有味地聽著家長分享故事繪本,一起玩游戲,共同度過悠閑的親子時光。隨著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家長們也感受到了這種社區(qū)小組形式對家庭溝通、親子關系都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楊瑞華說:“到2019年,家長和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了,同時還腦洞大開,組織了很多類型的活動。”比如讀書會系列、小牙醫(yī)職業(yè)體驗記、大南山郊野徑徒步、畫出我眼中的大自然、制作手工蛋糕、探索美術館、探索高校等等,讓孩子們在不同主題、不同場景中,探索生活的無限可能性。平均每學期會開展120期左右的主題活動。學生之間甚至會相互分享這個周末去了哪里,還有哪些地方?jīng)]去過,建議家長組織開展。

在為大家開展的各式社區(qū)活動點贊的同時,楊瑞華也強調(diào),無論活動做得多好,都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最終努力的方向還是需要落腳到家庭教育。

“家長學堂”也是和平實驗小學從創(chuàng)校開始就堅持在做的一個家校合作項目,學校通過不斷鏈接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家長學堂。比如,邀請深圳市首屆閱讀推廣人、深圳少兒圖書館榮譽館員米菲,開展了“如何做不焦慮的家長”,講述了要在伴讀中充分了解孩子,家長如何放下焦慮,孩子才會茁壯成長等。家長學堂的開展,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所啟迪,解決了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激發(fā)家長學習的熱情。

多元課程體系 讓陽光心理滲透進日常

在采訪過程中,和平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講述著自己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和情緒和解。而這樣“接納情緒”的能力,與學生在校六年來的成長有著密切聯(lián)系。學校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開設心理健康課,一二年級重點在于“規(guī)則意識”“認識情緒”課程,幫助一二年級的孩子適應小學生活,初步認識情緒,學會自我表達;三四年級重點開設“廣交好友”“情緒調(diào)節(jié)”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的優(yōu)點,在認識情緒的基礎上學習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在群體中控制情緒;五六年級重點開設“自我意識”“認識青春期”課程,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解答青春期的各種困惑,體驗成長帶來的快樂。

用藝術表達,讓孩子有“被理解”的機會。學校持續(xù)舉辦藝術節(jié)、戲劇節(jié)等美育活動,學生進行角色代入和情境模擬,得以投射與調(diào)節(jié)情緒,形成對人際關系、生活困境的深刻認知。在2024年的深圳關愛行動·逐光校園心理劇展演活動中,學校演出作品《小小心靈的重負》,以卓越的表現(xiàn)和深刻的主題詮釋榮獲優(yōu)勝獎,這樣一部精彩的校園心理劇也在學生們心中埋下了一顆快樂成長的種子。同時,學校每月還為學生開設個人畫展,孩子們可投稿自己近期的作品,不設評獎,強調(diào)“表達而非評比”“情感而非技法”,這樣的非評判式藝術空間也成了孩子們的情緒“出口”。

在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校家社協(xié)同育人”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一天的生動實踐,探索出了一條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共育之路。


聲音 

龍華區(qū)和平實驗小學 黨總支書記宋鵬君:學校是肩負著文化傳承重任的地方,作為教育者要守住一條底線,那就是不能把學生當成教育的消費者。當物質(zhì)選擇和文化選擇之間出現(xiàn)了巨大的鴻溝,教育工作者們就要站在最前線,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為了讓孩子能愛上老師、愛上學校,要在兒童社會情感教育、家校社合作等方面下狠功夫。

來自和平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心聲

金于心:“面對升學不用緊張,每個人都會創(chuàng)造出自己很好的人生?!?/p>

姚樂彤:“學校的心理課能讓我們放松情緒,尤其參加戶外大搜索課程更能放開心情?!?/p>

畢恩兮:“擁有一個特別好的同桌,就可以用快樂化解任何不快樂?!?/p>

熊海儀:“面對困惑,與人溝通是很好的解決方式,學會多關注自己的情緒。”

程子欣:“難過的時候,我有一只特別喜歡的玩具狗,抱著它就很釋然。”


晶報記者 高晴雅 鄭芳/文 學校供圖


9887e1eca6e4500137201d374a9a29a.jpg


編輯:楊敏華